TreeviewCopyright © aleen42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aleen42

1.1. 改造输出卡

2. 记录

  1. 解决报错:
  2. 气相相间换热系数,anm、mpr始终为10(1e2-1e5)
  3. 液相相间换热系数,mpr=1.0(1e5-1e10)
  4. 师兄的干涸后+再淹没也需要针对不同的流量、过冷度进行优化。继续纠结一套完美的参数没有意义。
  5. 先对照师兄论文的小实验,再输入卡文献的小实验(如,LOFT实验),最后大实验。
  6. Goody冷凝实验:(没卡)
    1. 为什么relap也对不上,卡写错了?去搞清楚实验条件(可能就是没有)
    2. goody冷凝不完可能是本构问题,shha模型
    3. 冷凝前后各加一个不加热的控制体,没用
  7. METU-CTF冷凝(有卡有条件)
    1. 实验目的,条件,过程,结果
    2. 为什么报错?纯空气注入三流场算不了?问师兄。
    3. 输入卡问题;纯蒸汽试试;精简输入卡查问题;调试程序查问题

pure

系统启动的第一步是通过检查水库存来准备锅炉。然后通过以下设备的控制进行系统检查: 1. 锅炉淡水入口阀门位置:关闭 2. 锅炉压缩空气入口阀门位置:关闭 3. 锅炉隔离阀:关闭 4.锅炉压力控制器的控制:设定为预定压力水平 14 5. 电加热器的控制 6. 压缩机水箱出口处转子流量计内部积聚的冷凝水的排放 7. 压缩机水箱内部压力的控制 8. 冷却开始水流经夹套管 9. 调节流量至预定值 10. 打开排放罐出口阀门 11. 加压完成后缓慢打开锅炉隔离阀 12. 将蒸汽排入大气至少 15分钟 13. 检查测试部分上游的温度读数,空气是否被蒸汽流扫出。 14. 通过控制排放罐出口阀门调节系统压力和蒸汽流量 15. 打开电预热器 16. 打开阀门注入空气 17. 通过转子流量计调节空气流量 2.3.2.2 稳定运行-状态、瞬态条件和数据记录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在计算机上监测系统参数,即温度、压力和流量,执行稳态条件的控制。在达到所需的稳态操作条件之前,未开始数据记录。稳定状态条件持续后,开始数据记录。数据以一秒的间隔记录大约两分钟。在数据记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压缩空气流量、蒸汽或混合物流量以及系统压力的控制。瞬态情况以 10 kW 恒定功率进行,并且冷凝器管的出口部分被关闭以将纯蒸汽或空气/蒸汽混合物捕获在管内。稳定状态期(100±5)后关闭冷却水。瞬态情况下的数据记录持续1100秒,包括稳态期,间隔为1秒。在瞬态运行中以 10 秒的间隔记录系统压力。




+air

如第 0 节所述,了解 RELAPS 模拟 METU-CTF 瞬态实验能力的主要参数是套管内冷却剂的温度。如果要对空气/蒸汽混合物进行稳态(或至少称为BCM的准稳态)计算,则BCM周期的长度很重要。在空气/蒸汽混合物的情况下,BCM 周期在模拟中的重要性归因于两个主要因素:冷凝水积聚和由于进入的蒸汽(或由于冷凝而产生的吸力)对管内空气的抑制。应该提醒的是,在实验中记录数据之前,冷凝管的底部是封闭的。因此,进入的蒸汽、由于冷凝而在管内形成的冷凝水以及空气在 BCM 和瞬态期间被封闭在管内。因此,与实验数据相比,BCM 周期应该得到很好的调整,以便能够获得可接受的结果。影响结果的另一个参数是计算开始时(BCM 周期)管内的空气质量,这在实验中是未知的。然而,饱和空气与蒸汽混合是计算的合理假设,并且已得到证明。经过一些试运行后发现,BCM 周期为 300 秒的运行最符合实验数据。
在本节中,将介绍使用标准输入模型(具有 METU-CTF 的初级侧和次级侧)执行的基本计算的结果。在此模型中,代表冷凝器管的体积的热力学状态由标志“105”定义,并且为这些体积给出的输入包括压力、静态质量和空气质量。输入模型,不带套管,以时间相关的测量内壁温度分布作为热结构的边界条件。在该模型中,将一次侧状态设置为饱和状态(即体积初始状态为标志104",X,=1.0)。然后得到饱和温度、静态质量和空气质量分布。图中静态和空气质量显示了使用测量的内壁温度获得的结果。从该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空气积聚在管底部(约 0.8 m)处明显发生。空气质量(Xu)和静态质量(X,)定义为方程 (2.11) 和 2.12). = Ma 211 Xo = WM, +M, 240 Moi +M, X, Mo tM tM, (242)
通过参考这些定义,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冷凝器管的下部(距底部 1 m)预计充满冷凝水,内部积聚少量空气。换句话说,空气在管底部的气相中占主导地位,但静态质量非常接近于零,这意味着那里没有留下可冷凝的蒸汽。由于 BCM 期间的热力学状态是由输入模型强制的,因此 BCM 周期保持非常短,即20 秒。然而,总体评估表明,上述管内强制热力学状态的输入模型和 BCM 周期为 300 s 的输入加上冷凝器内所有饱和空气/蒸汽混合物产生的结果非常接近。此外,还测试了精细节点模型的效果:通过冷凝管 27 个体积和套管 27 个体积的模型进行的运行表明,分析对体积数不敏感,至少对体积而言是这样。数量大于17。使用带套管的标准模型获得的RELAPS结果与冷却剂温度的实验数据的比较如图所示。一般来说,代码预测在定性上与数据一致,并且在稳态条件下获得与数据的最小偏差(大多数值偏差小于10%)。然而,冷却剂温度的趋势并不严格遵循稳态条件的数据,这意味着空气质量分布趋势与实验条件有些不同。与纯蒸汽情况类似,在 200 秒时观察到偏差,导致冷却剂通道出口处的冷却剂温度被低估。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通道出口处测得的冷却剂温度约为 96°C(几乎饱和),而预测约为 76°C。然而,尽管实验中存在饱和蒸汽的通道长度较短(~10 cm),但代码几乎正确地预测了 1100 s 时的蒸发速率。此外,实验中200秒和1100秒的温度升高比代码预测的温度升高更陡,这导致0.26-0.76 m之间的预测偏差较高(分别为+47%和+35%)。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