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个人主义的内涵其实包含了个人英雄主义的部分,是带着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强烈激情的。)
注:“但是从理论角度而言,"内卷是因为狼多肉少"是一种普遍的错误认知。从历史角度而言,人均资源和内卷程度的相关性并不明显。中国的"内卷"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不正是在人均经济资源大量增长后才开始的么?2000年之后才逐渐开始出现"内卷"的。所以首先这是一个"不公平"所导致的问题。其次,那些只分配到少数资源的大多数人,没有去思考如何改变这个体系,而是想着如何去成为获取多数资源的少数人。”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ZaeQ1kL
注:独生子女普遍化;99年开始不断高考扩招,21年开始研究生扩招
放弃式躺平和退出式躺平 "内卷"的对立面不是"躺平",至少不应该是放弃式的"躺平",因为努力还是必要的。放弃式"躺平"就是什么都不干,这个其实很难,只有那些在一线城市拥有多套房产收租的人方才能做到。而另一种"躺平"是退出式的,我称之为积极"躺平",也就是说不参与这个"内卷"游戏, 不削尖脑袋去争当"人上人"。虽然不放弃努力,但却有着别的思考,在解决生计的基础上寻找有尊严的生活方式,做那些自己觉得很有意思、别人也觉得很有意思的事情。所谓"退出",就是要找到自己真正愿意做的事,想清楚以后扎实地去做。也许这会让人生活得相对清贫,但不会有意义方面的空虚感和焦虑感。 总而言之,中国需要从物质生产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生产,这里包括关怀、娱乐、艺术、教育、休闲等多方面,有关"意义"的问题也会越来越重要。
2020年,可能没有第二个人类学术语比“内卷”更加出圈了,它本来是人类学家解释为什么一个社会或组织既无突变式发展,也无渐进式的增长,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自我重复的概念发明。现在则意味着“白热化的竞争”,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拼尽全力,以使自己在社会上获取少量竞争优势,挤占他人的生存空间,同时造成精神内耗和浪费。人们可以在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识别出内卷,可以说是从幼儿园一路“卷”到职场、连婚恋也可以“卷到天上去”。 今天的内卷是一个陀螺式的死循环 农耕时代——Mark Elvins“高水平陷阱”是说,中国在很早就在农业技术、行政管理,还有社会组织、人力动员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它达到高水平之后一直就没有突破。农业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就没有变化。Mark Elvins 的解释是指在17世纪以后,中国基本上开垦了所有能开垦的土地,土地没有增长,但是人口一直在增长。人口的增长靠什么来维持?主要就是靠精耕细作,靠这种非常内卷的方式。 当今时代——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死循环的陷阱。(…….原文论据不清晰) 如果说原来内卷指的是一个重复的,没有竞争的,不能摆脱农耕社会这么一个结构性格局;那么今天的内卷是一个陀螺式的死循环。我们要不断抽打自己,让自己就这么空转,每天不断地自己动员自己。所以它是一个高度动态的陷阱,非常耗能。在小农社会里面,它体力上很累,但是不会有今天这种在精神上的这种折磨。 内卷背后:高度一体化的竞争 在职场,我们说内卷是对现在资本主义的批判。但是英国和德国等并没有出现这种“内卷”现象,所以它是有一点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东亚儒家文化圈)。内卷背后,可能指的是:高度一体化的市场竞争成为生活导向,成为社会的基本组织方式和生活和资源分配方式。 首先当然是市场竞争。但是很多竞争其实不是市场性的,比方说你教育在严格意义上并不是市场性的。(教育的目的应该是育人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它会模拟市场竞争,比如高考就搞成像市场竞争一样,让大家 来拼命地竞争。 然后“高度一体化”非常重要。**我们今天讲的内卷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是不分化,大家认准一个目标,为同一个唯一的目标活着。**工作憋屈了去开个面馆不行吗?不行。 “三和日结工”直接退出竞争了,这个怎么行?**在中国,大家面临的压力不仅是说你要往上走,而且不允许你往下走。**研究生去麦当劳应聘?你有没有考虑你父母怎么想?直接是牵涉到情感问题和道德问题,好像是一种背叛。就是说你要把自己的社会阶层往下走,在道德意义上是背叛,到了这个程度。 全国人民朝着一个目标去,要多赚钱,要买一百多平的房子,要买车,一定要成家等等。这个线规划好了,大家高度一体化,都要在这样一个市场里面争夺同一样东西。 事实上,这种由十几亿人形成的同质化的社会意识,本质上是少数精英的意识,使得剩下的90%的人认为自己不值得以现在的生活方式生活。这导致了大多数人对自己现在的生活从根本上不满意。我称之为“悬浮”状态,即对自我的否定。这是目前中国人焦虑的主要原因。我们都尽力过“别人的生活”。大家都知道贫富差距太大,而且还会越来越大,但是却没有去深刻思考背后的社会制度问题,而是奋力竞争,希望比别人先“上岸”。 我们的竞争不允许失败和退出 看一些比较成熟的社会,大家安生了并不是因为说大家觉得没有希望了,而是说把你的希望你的努力重新分配。你看到自己的特长,看到自己的兴趣,然后有很多不同的渠道,活得好的方式也是很不一样的。他并不是说努力没有用了,而是说大家各自去找渠道,这样的情况下会有安生。 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末班车过了,但是我们又不愿意开出新的赛道来。所谓内卷性不仅仅是说竞争激烈不激烈的问题,而是说盲目竞争,明明知道最后的收获也没有什么,大家还是要竞争。 现在内卷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没有退出的机制,不允许你退出。不知道除了竞争之外,还有别的什么方式值得去生活。整个社会的稳定,整个社会的所谓发达都是靠这种白热化的竞争维系起来的。
循环论证:论点与论据互相支持。 无穷倒退:论证的前提没有尽头。 武断终止:论证终止于一个广泛接受的前提,不再对这个前提进行论证。
你想烤一个苹果派,所以你去了厨房。
在走廊里,你注意到墙上有一些油漆剥落。
于是你走去五金店去买一些油漆。
在路上,你经过一家面包店,停下来吃了一个小蛋糕。
在吃蛋糕时,你感到嘴里很痛。这是你一直在拖延的蛀牙。
当你拿起手机想给预约牙医时,你看到了你朋友 Cher 正在举行一个聚会的通知。
你不想空手去参加聚会,所以你停下来买了一瓶酒…
老想着成功干嘛呀?就好像我们的智力不足以应付不追求成功的生活似的。 在我看来,这世界上最痛苦的生活莫过于 某人娶个日本老婆,因为早上你上班的时候她会在你屁股后头鞠上一躬:“李桑,努力工作!”我努力不努力干你屁事?人生的乐趣不就在于不努力吗?
"进程切换非常昂贵,避免多任务,保持单进程。"
"研究表明,集中注意力、高效工作,每天最多4小时。"
"划分任务的优先级,不要把'急切'当作'重要'。"
"起床后,不要查看邮件和微信。"
"避免开会,因为人类已知的最浪费时间的事情,就是开会。"
"早晨4点起床,到了中午,你就完成了一天的任务。"
"你没空时不会做的事情,有空了也不会做。"